十年春華已秋實,科技創新向未來 第十屆“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落幕
9月25-27日,第十屆“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暨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江蘇賽區總決賽在南京江北新區成功舉行。60個創業團隊和企業經過激烈角逐,分獲本屆大賽一、二、三等獎??萍疾炕鹁嬷行闹魅钨Z敬敦專門線上致辭,省科技廳廳長王秦等領導為獲獎選手頒獎。
十年大賽,繪制“創業江蘇”壯美畫卷
第十屆“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暨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江蘇賽區由省科技廳、省委人才辦、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團省委、省工商聯等單位共同指導舉辦。大賽自4月份啟動,共吸引了海內外7760個團隊和企業報名參賽,較上年增長28%,報名數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大賽自2013年啟動以來,共累計吸引了近4萬個創業團隊和企業報名參賽,報名數穩居全國前列;國賽獲獎數連續三年位居全國賽區首位;江蘇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參賽企業提供科技貸款超380億元,省高投等創投機構對獲獎企業的股權投資超220億元,2000多位創業導師和專家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支撐服務;50余家獲獎企業賽后上市或新三板掛牌;1000余個創業團隊賽后落地江蘇發展;中央及省級各類新聞媒體報道大賽超過5000次,樹立創新創業典型超過400個……大賽歷經十年,交出了令人信服的成績單。
據了解,借大賽舉辦十年之際,大賽組委會還專門編輯出版《“創業江蘇”這十年》一書,記錄大賽十年歷程,展現大賽十年風采。并希望能以十年為新起點,繼續為廣大科技創新創業者搭建要素更全、服務更優、水平更高的“雙創”孵育平臺、成果轉化平臺,用創新的智慧和創業的精彩共同譜寫江蘇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科創精英齊上陣,展現江蘇硬核實力
“硬核”一直是“創業江蘇”科技大賽的重要標簽之一,今年的比賽更是如此。
報名參加本屆大賽的7760個創業團隊和企業,經過全省13場地方賽的激烈比拼,共遴選561個創業團隊和企業晉級省行業賽,這些項目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六大行業賽上同臺競技,最終只有60個創業團隊和企業晉級總決賽。
這60個總決賽項目涉及實體腫瘤細胞療法、宇航級高頻覆銅板、新能源汽車核心速度位置傳感器、膠體量子點紅外成像芯片等“硬核”領域,共擁有專利591件,其中發明專利123件。項目團隊核心成員平均年齡40歲,最小年齡23歲,具有博士學位110人,碩士學位89人,具有留學背景64人,充分體現出高學歷、高水平、國際化的特點。
應世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于腫瘤耐藥和轉移的創新藥研發企業,雖然公司僅僅成立三年多,但憑借擁有全球權益的產品和領先全球的研發實力,該公司的參賽項目還是獲得了創業導師和評審專家的好評,摘得了本屆大賽成長企業組的桂冠。
“本次大賽是一場高層次、高規格的比賽,獲得一等獎是殊榮更是一種激勵和鞭策。”應世生物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曹飛告訴記者。雖然對自己的項目充滿信心,但總決賽的舞臺,依舊讓他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站上總決賽舞臺的團隊,實力都很強。能有機會和如此優秀的對手競技、交流、學習,我感到十分榮幸。”曹飛說。
與曹飛一樣,本屆大賽初創企業組的一等獎得主,江蘇珩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林芝青,在賽后也不停地向記者感嘆“對手太強了”。
江蘇珩創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本次的參賽項目,是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磷酸錳鐵鋰電池,該項目相比傳統的磷酸鐵鋰電池,續航能力可以提高15%—20%,相比三元鋰電池,環保性、安全性和成本上都有不小的優勢。“我們的產品擁有全球核心知識產權,行業賽也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因此在開賽前,我對自己充滿信心。”林芝青告訴記者,由于行業賽階段她進行的是線上答辯,一直沒機會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對手,“直到在總決賽現場觀看了大家的路演,我才發現原來身邊竟然有那么多優秀的項目和企業。”
與兩家一等獎獲獎企業相比,本次本屆大賽團隊組一等獎獲獎團隊——“喻材光電”項目團隊的項目負責人劉宇軒,則對賽事組委會的“硬核”服務印象深刻。
這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創業團隊,一直深耕新一代短波紅外成像芯片技術,經過多年的鉆研,團隊研制出了國內首款硫化鉛量子點紅外成像芯片,并一直致力于將這項技術持續做深、做透。“能進入決賽并最終斬獲頭名,有些出人意料。能取得這項榮譽,與大賽組委會的幫助也是密不可分的。”劉宇軒告訴記者,正是大賽主組委會在比賽全過程中為團隊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并幫助團隊在多項上下游資源進行了對接,才讓他們最終站上了總決賽的舞臺,也讓團隊成員深刻感受到了江蘇對于科技創新團隊的關愛。
來源:交匯點